热门新闻动态

感恩节的历史(尼奥的无敌完整版)

来源:央数文化   时间:2013-11-28    阅读数:51986

[导读]又到了Thanksgiving的日子,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感恩节。顾名思义,感恩节就是一个感谢他人恩惠的日子。但是对很多人来说,有关他的历史恐怕不甚明了,即使有人知道,也只是一知半解。大部分人知道的是:感恩节,是最早美国白人为了感谢印第安人而设立的节日,但是很多人也许会问,白人为什么要去美国?美国不是印第安人的地方么?后来白人为什么要杀印第安人呢?既然感恩,为何要屠杀?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来追根述源,寻找答案。

    又到了Thanksgiving的日子,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感恩节。顾名思义,感恩节就是一个感谢他人恩惠的日子。但是对很多人来说,有关他的历史恐怕不甚明了,即使有人知道,也只是一知半解。大部分人知道的是:感恩节,是最早美国白人为了感谢印第安人而设立的节日,但是很多人也许会问,白人为什么要去美国?美国不是印第安人的地方么?后来白人为什么要杀印第安人呢?既然感恩,为何要屠杀?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来追根述源,寻找答案。

历史渊源:

要谈感恩节的历史,就必须谈到一个名词:天主教会

圣经中,耶稣基督建立了教会,把管理教会的权柄交给了十二门徒之长的圣彼得(又译:圣伯多禄)。在耶稣升天后,圣彼得为首的门徒团体开始管理并牧养教会。于是就有了具有管理制度的,统一共融的基督教会。这个教会的标志,是服从耶稣门徒的领导,相信由门徒所传授的有关耶稣基督的真理,并且有一位耶稣亲自指定的在世领导圣彼得(首任教宗)。这一个基督教会,在传入中国后译为天主教,而圣彼得及其后继承人就是人们常说的罗马教宗(又译:教皇)。

 

宗教改革

当历史的车轮滚到了十六世纪,由耶稣基督建立的这个教会出现了世俗化的倾向,一些教会成员开始过起了腐化的生活,甚至一些主教,神父私生活混乱。于是由一些人开始呼吁,教会要改革,要革除这些陋习。在这些人里有2类人,1类人是在教会内部提倡改革,不断让教会走向更新。另一类人有着自己的打算,或者原本并无打算,最后被一些有企图的诸侯王公利用,拉起一波人建立自己的地盘。于是出现了马丁路德和加尔文,他们各自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团体。完全脱离于最原始的教会之外,一个在德国西南部站下脚跟,一个在瑞士建立了以讹过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团体。他们称呼自己为Protestant,这个名词按照其字面意思应该翻译为“抵抗组织”,所谓抵抗,其实说的是抗击最原始的基督教会(天主教),也就是马丁路德笔下常说到的“母教会”。后来人们觉得这个翻译终究不雅,就称其为“新教”,等传入中国后,看到真正的基督教会翻译成了“天主教”,那么索性“新教徒”就称自己为“基督教”了。

亨利八世

 

刚才上面说到了两位,一位是马丁路德,一位是加尔文。他们各自建立了新教派别“路德宗”和“加尔文宗”。如果说这两位建立新教团体的初衷还有着一些神圣理由的话,那么下面的亨利皇帝就完全是因为自己的私事。

亨利八世是英国皇帝,当时整个英国信奉天主教。突然有一天,皇帝发现,自己的老婆一直没给他生儿子,于是他突发奇想的准备离婚,奈何,天主教会不允许离婚,于是皇帝立马写信给教会的大领导--罗马教宗,要求想个办法让他离婚,教宗老人家一看到这信吓了一跳,教会从来不允许离婚啊,自己可没权利同意。于是这亨利八世就犯了混,你不允许我离婚,有啥了不起,我写信时给你面子,当老大了不起吗?我还不伺候了,于是亨利皇帝照着前面两位依样画葫芦,也来一个宗教改革。宣布英国成立自己的教会,不再服从普世教会的领袖---圣彼得的继承人--教宗。然后就开始自己的离婚再结婚,结婚再离婚的计划,根据历史记载这老兄前前后后共娶了六个老婆,其中有两个被他自己下令给咔嚓啦。

三足鼎立:

说到这里,就出现了这么一个情况,在天主教之外,又出现了三个独立的团体,分别被人称为新教---路德宗,加尔文宗,圣公会。照理说,这三派都是以所谓的基督教自居的,应该团结啊。但事实并非如此,亨利八世看不惯马丁路德,称他为德国的农夫,而路德弟兄也不甘示弱,嘲讽亨利八世只是一头戴着皇冠的驴。按照这个情况,如果圣公会和路德宗发生一点冲突的话,似乎不会让人奇怪,但问题的奇怪就在于,偏偏闹起矛盾的圣公会和加尔文宗。

清教徒(信奉加尔文思想):

自从亨利八世宣布英国教会(圣公会)独立后,其实并没有搞什么特别大的动静。礼仪、信仰、诵念的经文与原来相同,也就是除名头上不再服从罗马教宗以外,其余的一切照旧,因为在亨利皇帝看来,他的目的是为了再娶个老婆,至于其他的细节,他觉得没有改动的必要,毕竟这是教会一千多年的传统。

但是,随着时间的推移,在英格兰,一部分信奉加尔文思想的信徒们,开始把矛头指向了圣公会,这些人被称为清教徒。他们说英国的教会史有问题的,改革也是有问题的,而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,你们改革不彻底,怎么还保留了那么多天主教的传统,要改就要像我们一样,我们才是最正宗的。英国皇帝一听不乐意了,敢说我不正宗,还敢指手画脚,真不知道这是谁的地盘了啊?于是皇帝轻轻的下了一道命令,来啊,教训一下。

 于是在第二天早上的晨曦中,信奉加尔文宗的清教徒们突然发现,满大街滚满了自己人的头颅,这一吓不要紧,什么真理啊信仰啊,先放一边。照理说,他们应该为了自己所宣讲的真理,留下来殉道。像圣保禄啊圣彼得啊,在罗马教难的时候,继续留在罗马,为激励基督徒的信仰,做好榜样。也许当时满大街的鲜血淋漓让他们吓破了胆,也许他们还留着什么反攻的伟大计划,但在当时,一个字---“闪”。于是清教徒们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赶紧想办法撤离,不知道是谁,找来了一艘船------“五月花号”

 

五月花号:

公元1620年,在清晨的雾霾中,一条叫“五月花号”的船悄然离开了英国港口,驶向了未知的逃亡之路,按照百度百科的记载,这条装满102人的小船在经历了65天的海上航行后到达了新大陆--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美国。他们在今天的马萨诸塞的普利茅斯登陆上岸,从此定居下来。刚到美国的清教徒们,一无所有,要吃没吃的,要穿没穿的,要什么没什么。到了美国的第一个冬天在哆哆嗦嗦中度过了。来年的春天,居住在森林里的当地土著---印第安人发现了他们,善良的印第安人给了清教徒谷物种子,并教他们打猎、种植庄稼、捕鱼等。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,清教徒们当年获得了大丰收。

感恩节:

清教徒看到丰收的成果,马上想到要感谢上帝的恩赐。同时,也不忘感谢一下印第安人。于是在162111月下旬的星期四,清教徒们和90名印第安人欢聚一堂,庆祝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感恩节。男性清教徒外出打猎、捕捉火鸡,女人们则在家里用玉米、南瓜、红薯和果子等做成美味佳肴。就这样,白人和印第安人围着篝火,边吃边聊,还载歌载舞,整个庆祝活动持续了三天。

大屠杀:

清教徒在美洲大陆站稳脚跟的消息传回了英国本土,于是更多的人航海而来,慢慢的他们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,并宣布自己是这个地盘的主人,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,为了在这个富饶的土地上,过上更富足的生活,一需要扩充地盘,二需要免费的劳动力和奴隶。于是他们把矛头对准了这片土地原来的主人,那些帮助过自己的印第安人们。于是血腥的屠杀开始了。按照百度百科的资料:

“历史上,美国区域居住1000万以上的印第安人,而如今,美国留下的印第安人数量是290万人。”

1863年林肯总统正式确定,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作为感恩节,为全美国人民的固定节日。也许当美国的白人能真正消除种族歧视,并未历史上的错误道歉的时候,感恩节才会彰显它真正的意义。

至今日,很多国家的人都在过感恩节,感谢上主的恩赐,感谢周围人的爱心。当然也有一些人认为,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,无需感恩。我们不去评论这些人的思想是否正确,但至少有一点,我想可能也是林肯总统将感恩节定位全国性节日的目的:人应该懂得感恩,即使你不愿意感恩,也不要忘恩负义。即使你不愿意感谢印第安人,也不该送他们一个大屠杀。感恩并不是为了施恩者的益处,而是为了让受恩者借着感恩不断去造就自己,从而让自己从接受者称为新的给与者,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。

(以上内容,无关宗教与信仰立场,只为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,文中所涉事情,可在维基百科或百度百科搜索以下词条:天主教,新教,亨利八世,清教徒,感恩节,印第安人大屠杀)

感恩节过后不久,就马上要迎来圣诞节拉?有没有给家里宝宝准备礼物呢?快来看看小熊尼奥的神奇梦镜盒子吧!